九年级物理知识点(精选2篇)
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要怎么写,才更标准规范?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,参考优秀的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,下面分享【九年级物理知识点】相关方法经验,供你参考借鉴。
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有哪些
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有很多,如下:
1.凸透镜成像规律。
2.简单机械。
3.照相机的原理。
4.光的直线传播及常见现象。
5.光的反射定律。
6.光的折射规律。
7.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。
8.光的反射现象。
9.平面镜成像特点。
10.光的直线传播及常见现象。
11.光的反射现象。
12.平面镜成像特点。
13.光的折射现象。
14.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。
15.照相机的原理。
16.眼睛的视物原理。
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
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整理
一、凸透镜成像规律
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,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实像,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。
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实像,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。
实像和虚像的区别:实像在成像在原物的另一侧,能用屏幕承接,而虚像在成像在原物的同一侧。
实像和虚像的区别:实像在成像在原物的另一侧,能用屏幕承接,而虚像在成像在原物的同一侧。
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、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。
二、照相机的使用:
1.调节镜头,使其成像清晰;
2.调节镜头与胶片的距离,使胶片片距适当;
3.调节快门,使像清晰。
三、眼睛和眼镜
1.眼睛: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。
2.眼睛的折光过程:角膜相当于凸透镜;通过角膜、晶状体对折光起作用。
3.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,即靠水晶体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,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。
4.眼调节晶状体的能力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,则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。
5.眼睛的成像特点:当晶状体太厚时,折光能力太强,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。
6.远视眼(又叫老花眼)成因:晶状体太薄,折光能力太弱,或眼球前后径过短,致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。
7.远视眼(又叫老花眼)的矫正方法:戴一个会聚透镜,即远视镜片。
8.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,焦距的单位是米。
9.眼镜的度数=100/焦距(米)
四、光的反射定律:
1.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、法线在同一平面上;
2.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;
3.反射角等于入射角。
注意:
1.反射角与入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形成的夹角。
2.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。
3.入射光线经反射后,传播方向改变2θ角。
4.在光的反射现象中,光路是可逆的。
五、光的折射规律:
1.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,传播方向发生改变,这个现象叫光的折射。
2.光的折射现象:
(1)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,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、法线在同一平面上,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,折射角小于入射角。
(2)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,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,折射角大于入射角。
(3)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,传播方向不改变。
3.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:在光的折射现象中,折射角永远小于入射角。
注意:
1.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,传播方向发生改变,这个现象叫光的折射。
2.光的折射现象:
(1)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,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、法线在同一平面上,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,折射角小于入射角。
(2)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,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,折射角大于入射角。
(3)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,传播方向不改变。
3.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:在光的折射现象中,折射角永远小于入射角。